城市规划网(UPLA.CN)1月28日消息:国家大剧院的景观水池调试完成正式开始运行。记者昨天获悉,根据近一个半月的试运行,该水池在保证冬季不结冰的同时,各项能耗只是正常能耗的一半。而对于一些结冰死角,专家建议应进行必要的完善。
“试运行期间,我们进行了结冰和化冰实验,以掌握必要的数据”。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国家大剧院时,室外气温仍低于零度。记者看到,露天景观水池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出现了一些结冰水面。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总经理对记者介绍说,试运行自1月7日开始,1月23日停止转动热泵,只依靠热井供热,这时恰逢北京气温进入最低时段,水面的95%出现了结冰。之后,他们开动了热泵,截至昨天,只剩下1/4的水面结冰,其它水面又重现波光粼粼的景观。
众所周知,在北京这样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如何使露天景观水池在冬天不结冰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据介绍,国家大剧院露天景观水池为狭长椭圆形,总面积35000平方米,宽度300米,深度40厘米。这么大的水面要想在北京寒冷的冬天保证不结冰,依靠传统的锅炉加热技术既污染环境又增加运行成本。所以当初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为了解决景观水池“保鲜”和“节能”问题,经多方求证,最后决定采用恒有源公司提供的“单井抽灌”技术生成的“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
一般“单井抽灌”所用的地热采集深井都在室外,而大剧院的井要设立在建筑物内部。同时35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设计要求很高。经过计算,决定在主体建筑西北、东北方向各设立6口井,西南、东南方向各设立3口井,总数量18口井。另外,为了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地长久运行,恒有源公司设计了两套方案。一是正常情况下,利用从井下100米处采集到的温度为10至15摄氏度的地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来进行冬天加热、夏天降温的目的。同时,为应付冬天偶尔出现的零下1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还准备了应急方案,即第二套方案。利用8台进口能量提升器,将地热水加热。在水池内设置10个温感探头,通过探头,可以自行调节能量提升器和潜水泵的运行时间数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最佳效果。
(01-21) 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纳入审计 17省市率先试点 Tag:
(02-13) 我国计划将新建建筑总能耗降低50% Tag:
(06-08) 关注:莫让大型建筑成能耗“巨无霸” Tag:
(06-22) 中国建筑耗能占世界25% Tag:
(07-27) 广西第一幢“零能耗”建筑将开工 Tag:
(07-30) 北京:54家政府机构用热年内在线监测 Tag:
(07-31) 烟台开发区六道关“卡”住建筑能耗 Tag:
本网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
- 精华专题
- 低碳专题
- 今日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