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建筑传承创新(武汉-恩施)
【导读】 1、中国民族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2、中国土家族苗族聚落和民族建筑的特色;
3、武汉近现代建筑文化传承创新案例分析;
4、近现代民族建筑吸取外来建筑优秀经验的探讨;
5、恩施州民族风情和建筑特色交融的成就研讨。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民建会发[2011]29号
关于举办2011中国民族建筑传承创新(武汉-恩施)论坛的
通知
各会员、各有关单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蕴含博大精深,建筑艺术丰富多彩。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不少国家的民族文化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均积极探索本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代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捍卫和发展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保持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对世界文明多样化的支撑,更是中国建筑师光荣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武汉市、恩施州在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和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推出了一批现代传统建筑经典案例,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将于2011年9月16 -20日在武汉-恩施两地召开“2011中国民族建筑传承创新(武汉-恩施)论坛”。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框架
指导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恩施州人民政府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支持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景恒基集团
利川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古建研究中心
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黑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 间:2011年9月16-20日
地 点:武汉市---恩施市---利川市
二、邀请专家领导
罗哲文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张锦秋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良皋 著名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单德启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袁培煌 国家设计大师、湖北建筑师学会名誉会长
武翠英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
朱光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李百浩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顿祖义 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晓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肖 伟 武汉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湖北建筑师分会副会长
胡永进 恩施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谭志平 恩施利川市委书记
陆晓明 武汉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詹庆明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范霄鹏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主任
江向东 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邵飞舟 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三、参会对象
1、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代表 2、文物主管部门代表
3、相关规划设计单位代表 4、建设开发单位代表
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代表 6、科研院所代表
7、古建施工单位代表 8、其他相关领域代表
四、主要议题
1、中国民族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2、中国土家族苗族聚落和民族建筑的特色;
3、武汉近现代建筑文化传承创新案例分析;
4、近现代民族建筑吸取外来建筑优秀经验的探讨;
5、恩施州民族风情和建筑特色交融的成就研讨。
五、《从武陵到江汉----中国民族建筑传承创新(武汉-恩施)论坛》文集
为促进中国建筑各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全面弘扬推动中国民族
建筑文化传承创新,本届峰会将面对海内外研究中国建筑文化的国外专家
学者征集学术论文,并由《建筑设计研究》杂志社整理出版发行,并对优
秀作者颁发奖杯证书。论文作者请务必于2011年8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的
形式或特快专递邮寄(打印文本与光盘电子文本)提交论文全文。
六、实地考察
(一)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馆及广场-东湖中央文化旅游区楚河汉界-东湖宾馆毛主席故居)
(二)恩施市(恩施土司城-恩施州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三)利川市(利川土家印象-利川腾龙风景区)
七、会议费用
1、本次会议每人收取会议注册费2600元人民币(含晚宴、资料、会议交通、纪念品、参观考察、专家及照相等费用)。参加武汉会议,每人会议注册费1200元;参加恩施会议,每人会议注册费1600元。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参会贵宾:5800元/人(享有贵宾身份参加大会,包含:①开幕式嘉宾席就座及安放桌牌;②进入贵宾室与领导专家沟通、合影;③包含本次会议全部注册费。
2、研究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凭会员证享受10%的优惠;
3、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凭学生证减半收费。
八、报名及相关事宜
请参会人员认真填写会议回执并通过电子邮件及传真或邮寄至组委会。有关会议具体时间、会议日程等有关详情另行通知。
九、联系方式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事业发展部
联系人:陈红 张倩 陈燕
电 话:010-64958421 010-83318888-8021 传真:010-64973354
网 址:http://www.naic.org.cn:mzjz2010@126.com E-mail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胡同73号宣武门大厦8层(100052)
附 件:参会回执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2011中国民族建筑(武汉-恩施)传承创新论坛
回 执
单位名称
|
|
单位
盖章
|
||||||||
单位地址
|
|
邮 编
|
|
|||||||
经 办 人
|
|
电 话
|
|
传 真
|
|
|||||
参会人员
|
职务
|
性别
|
民 族
|
手 机
|
E-mai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拟在论坛中进行演讲: 是□ 否□
2、提交论文的情况: 是□ 否□
3、参加武汉会议 是□ 否□ 参加恩施会议 是□ 否□
参会武汉——恩施会议 是□ 否□
4、论文、演讲稿请于8月1日前以电子文档形式邮至组委会。
|
||||||||||
汇款方式
|
邮局 □ 银行 □
|
汇款日期
|
年 月 日
|
|||||||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虎坊路支行
帐 号:02002 1520 92000 19957
开户名:北京黑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组委会联络处
联系人:陈红 张倩 陈燕
电 话:010-64958421、010-83318888-8020 传 真:010-64973354
E-mail:mzjz2010@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胡同73号宣武门大厦8层(100052)
|
相关内容
相关TAG:传承 创新
网站申明
本网刊登所有内容宗旨在于打造传播与分享知识平台,本着“传播知识、提升价值、美化生活”理想服务大众。
本网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本网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
- 精华专题
- 低碳专题
- 今日导读